问题 | 跟单位签的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主要有以下要点:
一、有效条件 依法签订的协议书通常具有法律效力。 具体而言,若要协议书在法律上有效,需满足一定条件:一是双方要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具备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二是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不存在虚假或误导;三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四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符合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二、法律意义及责任 从法律角度讲,协议书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 签订后,双方应严格按约定履行义务,若一方不履行,就可能承担违约责任,比如赔偿对方损失等。 三、可变更撤销情形 若协议书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况,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协议书。 因此,签订协议书时务必确保其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书,约定共同开展业务。但后来小朱认为小李在签订协议时存在欺诈行为,故意隐瞒了一些关键信息,导致小朱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小朱想撤销该协议书,小李则认为协议有效,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判断该协议书是否有效,需看双方是否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从已知情况看,若无特殊情况,双方通常具备该能力。 2、关键在于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若小朱能证明小李存在欺诈,即小李意思表示不真实,那么小朱作为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协议书。 3、若协议不存在欺诈等可变更撤销情形,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那么协议有效,双方应按约定履行义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