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哪些人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主要涵盖以下两类:
一、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不满八周岁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发育上尚未成熟。 他们通常缺乏对复杂社会事务和民事法律关系的理解与判断能力,难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比如在购买房产、签订合同等较为复杂的民事活动中,他们无法准确评估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所以,这部分未成年人的民事活动,一般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法定代理人会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利益,代表他们参与各类民事活动,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和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 这类人群由于各种原因,如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存在智力障碍等,导致他们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需经过法定程序。 人民法院会依据相关医学鉴定等证据进行严谨判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除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接受赠与)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外,通常是无效的,需由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案情回顾: 小朱年仅七岁,欲购买一套房产,其与房产商签订了购房合同。同时,患有重度精神病的小胡在发病期间随意处分自己的财产。这引发争议,他们的行为是否有效? 案情分析: 1、小朱不满八周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房产这种复杂民事活动超出其理解与判断能力,其无法准确评估权利义务关系,所以小朱签订的购房合同通常是无效的,需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相关民事活动。 2、小胡作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在发病期间处分财产的行为也是无效的。因其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除纯获利益等特定行为外,其民事行为需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