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约财产
婚约财产是指男女双方在相识恋爱期间,以结婚为目的而进行地事先约定的而从对方获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现实中多以彩礼或赠与的形式出现,在双方不能缔结婚姻时,财产受损的一方有权请求对方追还财物。我国婚姻法有关司法解释已经对能否返还彩礼的情形做了规定。但对于恋爱中互赠财物或者订婚时互赠彩礼,由于我国婚姻法没有规定这类纠纷如何解决,所以实际审判过程中各个法官根据不同的认识得出不同的裁判,缺乏统一的定性和处理标准。
问题 | 分家析产 |
分类 | |
解答 |
![]() 概述分家析产的前提是存在家庭共有财产。家庭共有财产是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期间共同创造、共同所得的共有财产。 形成家庭共有财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具有家庭共有财产取得的法律事实。 二是一定的家庭结构。 分家析产纠纷,涉及家庭共有财产与夫妻共有财产、家庭成员个人财产,情况比较复杂,处理起来难度甚大。 注意事项律师办理分家析产纠纷,一般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如何认定家庭共有财产共有人家庭成员包括在同一家庭生活的夫妻、父母、子女及其他成员,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兄弟姐妹等。 (二) 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区分清楚分家析产只能是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大妻共有财产,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分割范围。认定财产所有权是家庭共有还是夫妻共有或是家庭成员个人所有,必须根据财产所有权取得的法律事实。 (三)区分家庭共有财产分割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赠与及遗产继承“分家析产”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民间所说的“分家析产”不等同于法律上的分家析产,民间的“分家析产”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二是父母为防止子女间日后发生纠纷,把自己的积蓄、购置的房产等财产“分”给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由于所“分”的不是家庭共有财产而是父母的财产,因此这不是家庭共有财产的分割,而是父母把自己的财产分割赠与给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这种行为实质上是赠与。财产赠与不是本文意义的分家析产,它由《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调整。 三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家庭的主事家长去世之后,家庭成员往往会发生民间所说的“分家”,其实这种“分家”又往往包含了遗产继承和家庭共有财产分割。遗产继承与家庭共有财产分割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原则的界限,两者之间具有严格的区别。遗产继承的财产基础是被继承人遗留的生前个人财产,而家庭共有财产分割的财产基础是家庭共有财产;引起继承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是被继承人死亡,而家庭共有财产分割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通常是共有人的合意。因此,遗产继承也不是本文意义上的分家析产,它由《继承法》等相关法律调整。 (四)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共同共有所谓共有财产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共有可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财产按照各自的份额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财产不分份额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共同共有。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同等地承担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共有人不得未经全体共有人同意划分共有财产中属于自己的份额。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私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应认定该处分无效。 (五)家庭共有财产分割原则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共同共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0条规定:“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但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应当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处理。” (六)家庭共有财产分割方式l、实物分割 共有财产属于可分物,分割后不损害财产的用途和经济价值的,可对共有财产进行实物分割。实物分割,特别是对某些生产、劳动工具、设备等财产的分割,要尽可能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发挥家庭成员各自的专长。 3、作价补偿 (七)分家析产协议书分家折产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立协议人姓名、基本情况,在家庭中的称呼; 2、分家析产的原因; 3、家庭共有财产分配方案; 4、家庭共同债务清偿方案; 5、协议生效条款; 6、见证人姓名; 7、立协议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8、订立协议时间。 分家析产纠纷案件分家析产纠纷要是协商不成,起诉到法院时,一般应提交如下证据: 1、主体资格的证据。 (1)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或公安机关、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 2、家庭共有财产共有人的证据。 家庭成员共同创造、共同所得形成家庭共有财产的证据,如共同投资购置家庭财产、将个人收入交归家庭、共同继承、共同接受赠与或遗赠,等证据。 3、家庭共有财产的证据。 (1)房屋:应提交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或购房合同、交款发票或出资证明等。 (5)债权债务:应提交借据或其他权利义务凭证。 4、分家析产的证据。分家析产协议、分关等。 法律依据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1条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 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人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但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应当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共有财产是特定物,而且不能分割或者分割有损其价值的,可以折价处理。 共同共有财产分割后,一个或者数个原共有人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时,如果出卖的财产与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财产属于一个整体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应当予以支持。 分家析产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