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责任年龄以前是多少岁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我国,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是依据不同的行为能力来确定的,以往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认知和判断能力有限,还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行为的能力。 例如,一个8岁的孩子独自去商店买昂贵的电子产品,这个购买行为一般是无效的。 另一类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他们因精神方面的障碍,无法正确理解和处理民事事务,所以也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类人的民事活动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他们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比如购买学习用品等。 但对于一些重大的民事活动,如签订大额合同等,则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此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同样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心智和认知能力相对成熟,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各类民事活动。 而对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例如一些已经参加工作并能维持自己生活的青少年,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案情回顾: 小朱(8岁)独自到商店购买了一台昂贵的游戏机,店主小李认为交易有效,小朱家长却觉得小朱无民事行为能力,该购买行为应无效,双方产生争议。此外,17岁的小胡靠自己打工收入生活,与他人签合同,对方质疑其签约效力。 案情分析: 1、小朱不满10周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认知和判断能力有限,独自购买昂贵游戏机的行为超出其能力范围,该购买行为一般应认定为无效。 2、17岁的小胡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心智和认知能力相对成熟,能够独立进行各类民事活动,所以他签订的合同应是有效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