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73岁可以被起诉吗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73岁的人是否可以被起诉,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民事责任方面 在民事领域,民事行为能力是判断责任承担的关键因素。 73岁的老人,若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他们实施了诸如侵犯他人财产权、人身权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就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此时,权益受到侵害的一方有权对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 比如,一位73岁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因自身疏忽大意,不小心损坏了邻居的贵重物品,给邻居造成了财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邻居作为受损方,完全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向这位老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即便老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其监护人也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以保障受损方的合法权益。 二、刑事责任方面 73岁老人若实施了犯罪行为,只要其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司法机关同样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例如,老人涉嫌盗窃他人财物,达到了刑事立案标准,那么就会面临刑事处罚。 被害人等也可以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老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当然,在刑罚执行上,考虑到老人的年龄等因素,可能会在执行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对其刑事责任的认定。 案情回顾: 73岁的小朱因疏忽损坏了邻居小李的贵重物品,小李要求小朱赔偿遭拒。此外,73岁的小胡涉嫌盗窃小静财物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争议点在于73岁老人是否能被起诉及如何担责。 案情分析: 1、民事责任方面,若73岁老人如小朱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实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行为,受损方小李有权起诉要求赔偿;若老人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其监护人担责。 2、刑事责任方面,73岁老人如小胡实施犯罪行为且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害人小静可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年龄因素可能影响刑罚执行方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