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什么情况构成弃养
分类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解答
律师解析:
弃养这一行为,在法律层面有着明确的界定,主要涉及对未成年人、无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人等群体抚养或监护义务的不当放弃。
下面为你详细阐述可能构成弃养的几种情况:
1.拒绝履行抚养义务:
父母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教育的法定义务。
这不仅是道德层面的要求,更是法律的强制规定。
在实际生活中,若父母具备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却故意拒绝为孩子提供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比如食物、安全舒适的住所,以及在孩子生病时拒绝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等,都可能构成弃养。
例如,有些父母明明收入稳定,却长期不支付孩子的生活费用,导致孩子生活陷入困境。
2.遗弃行为:
将需要抚养照顾的对象故意抛弃,使其置身于危险或无人照顾的艰难境地,这是一种严重的弃养行为。
比如,有些父母因为孩子患有疾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治疗,便狠心将患病的未成年子女遗弃在医院或其他公共场所,这种行为对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3.长期不履行监护职责:
对于无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人,如精神病人等,监护人需要履行相应的监护职责。
然而,若监护人长期对其生活、健康等状况不闻不问,不提供必要的照顾和帮助,同样可能被认定为弃养。
弃养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规定,可能会触犯遗弃罪等相关法律,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育有一子小胡,小朱收入稳定却长期拒绝支付孩子生活费,致小胡生活陷入困境。后小胡生病,小朱仍拒绝提供医疗救治。同时,小静作为精神病人小李的监护人,长期对小李生活、健康不闻不问。争议点在于小朱和小静的行为是否构成弃养。

案情分析:

1、小朱具备抚养能力却拒绝履行抚养义务,不提供孩子生活必需物质条件及医疗救治,其行为符合弃养中拒绝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形,可能构成弃养。
2、小静作为监护人,长期对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小李不闻不问,不履行监护职责,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可能被认定为弃养行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