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产继承第二顺序是谁决定的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遗产继承的第二顺序是由明确的法律规定所确定的,不存在由某个人随意决定的情况。
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对遗产继承顺序作出了具体规定。 其中明确指出,第二顺序继承人涵盖了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 这里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则是被继承人直系长辈亲属。 2.立法目的: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充分考虑到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以及家庭关系的一般状况。 在家庭中,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与被继承人的关系通常更为紧密。 当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存在时,遗产优先由他们继承。 而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将遗产分配给第二顺序继承人,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能够确保遗产在与被继承人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中得到合理分配。 这样一来,既保障了家庭财产在亲属范围内的有序传承,又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公序良俗。 在实际的继承过程中,继承开始后,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此时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 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案情回顾: 小朱去世后留下一笔遗产,其有配偶小丽和兄弟姐妹小胡、小李等。小胡认为小朱的遗产应直接由兄弟姐妹等第二顺序继承人分配,不必先考虑小丽,这引发了遗产继承顺序的争议。 案情分析: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等,但继承开始后,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小丽存在时,应先由小丽继承,小胡主张直接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不符合法律规定。 2、立法目的是考虑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第一顺序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关系更紧密,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以保障财产有序传承和家庭关系稳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