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姻存续间的协议离婚时有效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达成的协议,在离婚时若符合法定条件,便是有效的。
具体条件如下: ①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在精神和认知上都能清楚地理解协议的内容和后果,能够独立地做出决策和承担责任。 ②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 即双方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协议,没有一方通过欺骗或强迫手段使另一方做出违背其真实意愿的表示。 ③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例如关于财产分割,不能违反法律对财产归属的基本规定;对于子女抚养,要以有利于子女成长为原则。 像夫妻双方自愿约定财产归属、子女抚养等事项的协议,离婚时可作为依据。 但要是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一方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总之,婚姻存续期间的协议在离婚时是否有效,需结合具体协议内容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财产分割协议,离婚时小朱主张协议无效,争议点在于小朱称签订协议时小李存在欺诈行为,使其违背真实意愿签了协议,小李则否认。 案情分析: 1、关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小朱和小李精神和认知正常,能理解协议内容和后果,此条件通常可满足。 2、对于意思表示真实,若小朱能提供小李欺诈的证据,如存在故意隐瞒重要财产信息等行为,那么协议可能因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无效;若不能提供证据,协议可能有效。 3、若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不存在违法违规情形,则在此方面无问题。若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一方可请求撤销。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