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协议离婚财产分割要公证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协议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其实并非一定要进行公证。
要知道,公证并非是法定的必须要走的程序,它仅仅是对财产分割协议的一种证明方式而已。 通过公证,能让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效力和公信力得到增强。 倘若双方都能够自觉地去履行财产分割协议,即便没有经过公证,该协议依然是有效的。 然而,要是财产分割协议已经经过了公证,在一方反悔并提起诉讼的时候,法院通常会优先采纳该协议,当然,除非有非常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个协议存在着欺诈、胁迫等不良情况。 ④进行公证的时候,需要双方一同前往公证机构办理,并且要提交相关的财产证明等各类材料。 ⑤如果对于财产分割协议的效力存在着疑虑,又或者其中一方有可能会反悔,那么公证就可以当作是一种保障的手段。 总的来说,到底要不要进行公证,完全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以及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决定。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协议离婚,在财产分割协议上产生争议。小朱认为协议必须公证才有效,小李则觉得只要双方自觉履行,不公证也有效。双方僵持不下,小朱觉得公证能保障权益防止对方反悔,小李觉得没必要多此一举。 案情分析: 1、根据法律,公证并非法定必经程序,只是增强协议法律效力和公信力。 2、若双方自觉履行,未公证的财产分割协议也是有效的。 3、公证后的协议在诉讼时法院优先采纳,除非有欺诈、胁迫等情况。所以双方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自身意愿决定是否公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