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强制执行后又不给钱怎么办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法院强制执行后,被执行人却依旧不肯给钱,此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一、查找财产线索 要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主动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可能隐匿的各类财产线索。 法院在获取这些线索后,就能进一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有效的执行措施。 二、司法拘留 若被执行人明明有能力执行判决却故意拒不执行,且情节比较严重,法院有权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通过这种强制手段,给被执行人施加压力,促使其履行应尽的义务。 三、追究刑事责任 当被执行人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时,相关部门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是一种较为严厉的惩处方式,能对被执行人起到强大的威慑作用。 四、列入失信名单 法院可以把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旦列入,被执行人的高消费行为将受到限制, 五、申请参与分配 如果被执行人有多个债权人,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参与分配被执行人的财产,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案情回顾: 小朱起诉小李并胜诉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小李依旧不肯给钱。小朱怀疑小李隐匿财产,且认为小李有能力执行却故意不执行,争议点在于如何促使小李履行付款义务。 案情分析: 1、小朱应积极查找财产线索,如调查小李是否有隐匿房产、车辆、银行存款及股权等情况,配合法院采取查封等措施。 2、若小李确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法院可对其司法拘留,施压促其履行义务。 3、若小李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相关部门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4、法院可将小李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及信贷,推动其付款。 5、若小李有多个债权人,其他债权人可申请参与分配其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