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告否认抢劫行为,法院如何判决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面临被告人否认实施抢劫行为时,法院将依据充分且确凿的现有证据,遵循抢劫罪相关法律法规,公正地进行判罚。
我国在刑事诉讼领域实行的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对于所有案件的判决都严格遵循这个原则,而不会轻易依赖于口供给作为唯一判断依据。 即便被告人坚决否认自己曾实施过抢劫的犯罪行为,但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确实犯下了抢劫罪行,就足以判定该名被告人有罪并给予与其抢劫罪相关的适当刑罚处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