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对于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法院对于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最新量刑标准 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是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传播谣言和恐怖信息是什么罪? 传谣言根据情景的不同,可能触犯的罪名包括: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商品声誉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以及战时造谣惑众罪。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2、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传播谣言和恐怖信息的,根据所涉及的情景不同所触犯的罪名也不同,一般包括寻衅滋事罪,诽谤罪,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等。对于情节较轻的,拘留当事人5~10天,处以5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