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罪公诉还是自诉案件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职务侵占罪公诉还是自诉案件 侵占罪是自诉,不是公诉。侵占罪是所有自诉案件中唯一一个绝对亲告罪,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公安机关对此没有管辖权,不能立案,如果立案,发现属于侵占罪后,应当撤销案件,并告知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自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侵占罪有哪些构成条件 1、主体要件。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侵占罪; 2、主观要件。侵占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侵占罪。构成侵占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就不能以侵占罪论处; 3、客体要件。侵占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所谓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即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指通过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约或有关规定而为他人收藏、管理的财物。 三、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如何认定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是指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1、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这些董事、监事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是公司的实际领导者,具有一定的职权,当然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2、上述公司的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这些经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职员也必须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他们或有特定的职权,或因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侵占公司的财物而成为本罪的主体。 3、上述公司以外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指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对于职务侵占罪,很多人会把侵占罪与之混淆。而根据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求来看,职务侵占罪可以说是特殊主体的犯罪,明确要求了本罪只能是由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构成,也就是说在一般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了行为人的职务身份。 以上就是对职务侵占罪公诉还是自诉案件的回答,是一种霸占因为,在这个时候当事人可以进行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为如果不是自己起诉的话是无法立案的,这是属于自诉案件,其他公安部门是无法插手立案的,所以说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维护。以上就是对职务侵占罪公诉还是自诉案件的回答,如何想要知道更多详细信息,可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将会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