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中扰乱法庭秩序法院可以拘留人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强制措施 |
解答 |
一、民事诉讼中扰乱法庭秩序法院可以拘留人吗? 可以拘留,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三条 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 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二、拘留的类型有哪些? (1)行政拘留。 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拘留时长为1日以上,15日以下。多种违法行为,合并执行拘留不会超过20天。 (2)司法拘留。 是指对妨害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情节严重的人采取的强制措施,拘留时长最高为15天。 (3)刑事拘留。 是指针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三、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区别有哪些? 1、法律性质不同。 司法拘留是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采取的具有惩罚性质的措施;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采取的,具有处罚性质。 2、适用对象不同。 司法拘留实施了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人,既包括民事诉讼参与人,也包括案外人;行政拘留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尚不构成犯罪的人。 3、法律依据不同。 司法拘留是《民事诉讼法》;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法规。 4、适用目的不同。 司法拘留保障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行政拘留惩罚一般的行政违法者。 5、适用机关不同。 司法拘留人民法院决定,司法警察执行,交公安机关有关场所看管;行政拘留是行政机关。 6、羁押期间不同。 司法拘留15日以下;行政拘留15日,并罚时不超过20日。 7、法律后果。 司法拘留是对于有妨害诉讼行为人的惩戒,与判决结果无关,可以提前解除;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的处罚。 四、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是怎样的?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五、刑事拘留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一)拘留的决定。 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的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拘留的决定书送交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二)拘留的执行。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按指印。被拘留人如果抗拒拘留,执行人员有权使用强制方法,包括使用戒具。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综上所诉,民事诉讼中扰乱法庭秩序法院可以拘留人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实际上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如果您遇到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希望得到律师的帮助,可以通过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律师在线沟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