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违约的形式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1、企业 ①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违反法定或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②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违约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③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不支付或拖延劳动者工资报; ④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⑤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⑥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 ⑦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企业违约,应根据具体情形承担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如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等)。 2、劳动者 ①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 劳动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劳动合同违约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建立了劳务关系后要根据实际来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有关违约责任和违约的义务,如果一方未履行规定的义务的就是构成了违约的,需要追究违约责任。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劳动合同违约的形式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