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可以调解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一、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可以调解吗 当消费者在选购保险产品时,不可避免地会与相关的保险机构签署相应的保险合同。在保险合同执行的环节之中,倘若双方因为保险责任、理赔金额等问题产生分歧,那么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以进行有效解决。 其中包括双方共同选择的仲裁方式或者是事先单独协商制定的仲裁协议。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不存在的话,那么唯一可行的方式便是通过法律诉讼的手段来解决纠纷了。对于涉及到财产方面的保险纠纷,原告方可以选择在被告的居住地或者是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而针对人身保险方面的纠纷,则应该在被告的居住地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限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财产保险合同包括哪些合同 财产保险合同,乃是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达成的协议,其主要内容即是由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提供全面的财产安全保障。这种保障的具体目标及手段,会依据不同的保障对象和意图来进行考量和区分。以下就是常见的四类财产保险合同分类: 首先是信用保险合同。这是为了应对商业交易中各种潜在的信用风险提供的保障服务,例如,买方或卖方未能有效地完成交易责任之类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信用保险合同通常是针对交易双方的商业信用资产,而当作为被保险方的参与者因为另一方没有履行其交易义务而蒙受了经济损失时,那么,保险公司将会依照预先设定的合同条款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其次是保证保险合同。这个合同主要关注的是在各种保证事项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如保证人无法履行其保证义务等类似的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保险合同通常专注于对被保证人的信用度或者其应有能力的保护,当被保证人由于自身的不足而未能履行保证义务,使得其权益相关者承受到了经济损失的时候,那么,保险公司就会依据明确的合同规定,承担起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个是责任保险合同。这个合同的服务宗旨在于保护个人或者组织在各种责任事故中的风险状况,比如人为意外事故、侵权行为等等引发的损失。在这个合同之下,保障的对象常常是被保险人因为这些原因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如果被保险人因上述原因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话,保险公司便会按照事先协商的合同条款,承担起赔偿责任; 最后一种是财产损失保险合同。这里主要针对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人为和非人为原因所导致的个人及财务方面的损失展开保障工作。在财产损失保险合同契定的范围内,被保险人的财产价值会得到充分的评估和考虑,只有在被保险人的财产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人为和非人为的原因遭受损失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才会按照合同约定给出相应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九十五条 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保险业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保险人不得兼营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应当在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批准的业务范围内从事保险经营活动。 在广大消费者选择购买保险的过程中,签约行为自然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然而,如果在实际执行期间出现了任何歧义或者争议,有两种有效的途径可以加以协调和解决:第一种是透过中介组织进行调解或者协商,第二种则需要走法律程序,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具体来说,涉及到财产方面的保险纠纷,可以在被告所在地或者标的物所在地的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而对于人身保险方面的纠纷,则必须在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值得一提的是,诉讼时效的期限为三年,这一点请各位消费者务必牢记。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