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检察机关对诈骗洗钱罪的批捕标准怎么界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检察机关对诈骗洗钱罪的批捕标准怎么界定 在处理涉嫌诈欺及洗钱罪行案件时,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主要基准是判断其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条件。这些逮捕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行径的恶劣程度、证据的充分程度、犯罪分子逃脱风险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性。 具体来说,若诈欺金额巨大,涉及众多受害人或者案件发生频率较高,并且存在洗钱行为以掩盖非法获得的财产,那么就有可能被判定为重大犯罪,这时检察院很可能会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 此外,检察院还需权衡犯罪嫌疑人的合作态度、是否拥有固定居所以及稳定的职业等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二、检察机关对受贿罪如何取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关于任何涉嫌受贿罪案子的侦查取证工作,中国公安部门及人民检察院都应遵循以下规范动作:首要任务是搜集与职务便利相关的证据; 其次,要收集索取或接受他人财物的证据; 最后,还需搜集非法为他人牟利或曾承诺为他人谋求利益的证据。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收集对受贿嫌疑人借助其公职身份,为行贿者谋取私利的证据,这是证明受贿犯罪行为成立的关键要素。 此外,即使受贿人收取了他人的财物,但并未为他人谋取实际利益,也同样可能被判定犯有受贿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在审查起诉部门设定针对诈骗和洗钱犯罪行为的批准逮捕标准时,其主要考量因素主要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所明确规定的逮捕要件,包括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证据材料的完备性、潜在逃跑风险以及已经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等等。针对涉及数额巨大的诈骗行为、受害者人数众多或者犯罪频率较高的案件,并且在这些案件中存在明显的洗钱行为的话,那么这类案件将被视为重大犯罪案件,检察院有可能会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此外,在做出决定之前,还需要综合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的配合态度、居住地的稳定性以及职业状况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