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位欠工资需要劳动仲裁还是直接起诉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单位欠工资需要劳动仲裁还是直接起诉 雇佣方未能按期支付薪资的情况,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应被视为劳动争议事件,并且必须首先通过劳动仲裁这一法定前置程序来加以处理。在此之后方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所谓“劳动争议”,特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根据已有的劳动法律律规以及各自所签署的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各种纠纷及矛盾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单位欠工资怎么处理 倘若是在雇员的合法权益受到无端剥夺薪资时,他们有权利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检举和投诉,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发起劳动仲裁申请。 若雇主凭借雇员薪资被扣这一借口而解除其劳动合同的话,那么雇主需要向这些员工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具体金额将根据该员工在公司服务的年限来计算,即每满一年就应给付该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