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一、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遗嘱继承,这是依据逝者生前所立、具备合法效应的遗嘱,来明晰财产的继承人和处置这笔财宝的传承方式。 其拥有以下独有的法律特性: 首先,继承人必须在被继承人身前立下这样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并且在遗嘱中确认好遗产的继承人以及遗产的处理方式; 其次,遗嘱继承能够直接体现出被继承人的遗愿; 再次,遗嘱继承人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相同的,但是遗嘱继承并不受法定继承顺序和应继份额的限制; 最后,遗嘱继承的效力要高于法定继承。 当继承开始之后,将依照法定继承的程序进行,如果存在遗嘱的话,则会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的方式进行; 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的话,也会按照协议的规定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定义分别是 遗属传承又被称为"专属继承",它是根据被继承人所属的合法且具有效力的遗嘱来承接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继承方式。 遗赠是指遗嘱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在其死亡后的一部分或绝大部分赠予至国家、集体或已定继承之人之外的个体的一种法律制度。 这是遗嘱人在遗嘱中处置自身遗产的一种方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三、遗嘱继承和遗赠哪个效力高一些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遗嘱继承与遗赠的效力高低问题,并不存在绝对的评判标准。遗嘱继承这一方式主要依赖于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的明确指引,按照指定的顺序和条件,由法定继承人中的特定一人或者多人承受过世亲人的遗产;然而遗赠则体现为对于遗嘱人个人财产的赠送行为,受益者被限定为法定继承关系之外的人群。在实际操作中,判断遗嘱继承与遗赠的效力高低,关键在于对遗嘱本身合法性以及有效性的深入分析。若遗嘱能够满足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及实质要件,无论采取何种继承方式,均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当存在多份遗嘱且内容互相矛盾时,通常会以最后订立的那份遗嘱作为最终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如有经过公证程序的遗嘱存在,那么该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将会高于其他类型的遗嘱。总而言之,我们无法简单地将遗嘱继承与遗赠的效力进行直接对比,而是需要结合遗嘱的合法性以及具体情境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处理遗产继承的方式,都涉及确定继承人和遗产分配。遗嘱继承依据逝者遗嘱,而法定继承则遵循法律规定。两者虽有差异,但共同目标是确保遗产得到妥善处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