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变更抚养权意味着什么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一、变更抚养权意味着什么 更改抚养权的意义在于未成年人的照料者发生了变化,这通常缘起于原有的抚养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最大利益,可能是因为原抚养方的经济状况恶化、患上严重疾病、有虐待儿童的行为或者其他对儿童健康成长有害的因素。在变更抚养权之后,未成年人的主要生活场景将由新的抚养方提供,后者需要肩负起更大程度的照顾职责,并负责青少年的教育以及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第五十七条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变更抚养权的条件有哪些 在离婚之后,如需修改抚养权归属,您既可以选择通过法律诉讼途径来解决问题,亦可选择双方进行友好协商以达成变更意向。 关于通过诉讼渠道变更抚养权的具体要求如下所述: (1)子女与其共处之父或母,若患有严重疾病或肢体伤残而导致无能力继续照料孩子; (2)子女与其共处之父或母,未充分履行养育责任或存在虐待子女情节等不当行为,或者他们的同居生活对子女的心理及生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3)八岁至十八岁之间的未成年子女,渴望跟随另一位家长生活,并且这位家长具备抚养能力; (4)存在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对子女抚养关系做出调整。 同时,父母双方也可以就子女的抚养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56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三、变更抚养权多长时间立案判决 关于变更抚养权争议事例的立案及其判决时间,其稳定性常常会被诸多客观因素所影响,包括特定的事例情境以及法院的工作负荷与效率等。一般而言,法院将在收到原告递交的诉状之日起计算七天之内,做出决定是否予以立案受理。自事例正式立上案号的那一刻起至最终的裁判宣告之前,采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事例,预期在三个月以内完成审判过程;而对于选用普通程序的事例,通常都能保证在六个月以内完成所有的审判环节。然而,若事例情况复杂且经过上级法院批准延长审理期间,那么这个时间进度预期就有可能要相应地延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影响判决时间的因素繁多,例如原被告双方提供证据的充分性、是否需要启动司法鉴定程序、法院本身的事例受理量等等。无可辩驳的是,无法给出一种绝对确切、齐整划一的时间预估,究竟何时才能尘埃落定,仍需依据各个受理法院的具体工作状况来确定。 更改抚养权意味着未成年人的生活照料者发生变更,通常因为现有抚养安排不再符合孩子最佳利益。可能原抚养方经济状况变差、健康问题、虐待行为等不利因素。变更后,孩子将在新抚养方处生活,新抚养方承担更多照顾和教育责任,确保孩子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