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承包土地合同应该如何签订才符合法律要求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土地承包合同之订立,其参与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在意思表示上必须达致真实,同时,合同内容应毫无疑问地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不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方能被认定为合法有效的约定。
一份完整的承包合同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重要内容: 首先,明确发包方与承包方的具体名称,以及两者的主要领导人及代表的身份信息、居住地址等基本情况; 其次,承包土地需明确其具体位置、占地面积、质量标准等关键要素; 再者,合同更需明确规定承包期及其起止时间表; 此外,需要确定承包土地的使用目的; 接着,厘清发包方及承包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及应该承担的义务; 最后,合同还应设例,对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况明确其相应的违约责任。 对于土地承包的整个过程来说,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明晰的操作步骤: 首先,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参加的村民大会推举出一组专门负责承包事宜的工作小组成员; 然后,该工作小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草拟并发布一份详细的承包方案; 接下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召开全体成员参加的村民大会,讨论并通过该承包方案; 其次,当众展开实施承包方案的行动; 最终环节就是签署正式承包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