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签署的调解协议书有效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法院签署的调解协议书通常是有效的,以下为你详细说明:
一、有效原因 从法律层面讲,法院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便具有法律效力。 这是因为它具有强制执行力,比如在合同纠纷调解中,若一方未按协议履行付款义务,另一方就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而且调解协议基于合法性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只要调解过程依法进行,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又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就会得到法律认可与保护。 二、无效情形 不过,若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情形,或者协议内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调解协议可能被认定无效或可撤销。 例如,一方通过欺骗手段让对方签订明显不公平的调解协议,这种情况就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总之,一般情况下法院签署的调解协议书有效,但要关注其合法性和双方真实意愿等因素。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小朱承诺按协议付款给小李。但之后小朱反悔,称签订协议时受小李胁迫,拒绝付款,小李则坚称无胁迫行为,双方就调解协议是否有效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若调解过程依法进行,协议内容不违法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如小李无胁迫行为,该调解协议有效,小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小朱付款。 2、若小朱能证明签订协议时确实受小李胁迫,存在违法情形,那么此调解协议可能被认定无效或可撤销。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