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公证协议是否有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未公证的协议是否有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判断:
一、合同成立要件 协议成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也就是说,双方在签订协议时,是完全出于自愿,没有受到任何欺诈、胁迫等不正当因素的影响。 其次,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像不能约定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的事项。 而且,双方要就协议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 举个例子,在房屋租赁合同中,只要双方自愿签订,并且对租赁期限、租金的具体数额及支付方式等主要条款都协商一致,那么即便这份协议没有经过公证,它也是成立的。 二、公证的作用 公证并非协议生效的必经程序。 公证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协议的公信力和证明力。 不过,即使协议没有经过公证,只要它满足法定的成立和生效要件,依然可以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综上,未公证的协议在满足法定成立和生效要件时是有效的。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未进行公证。小朱后反悔,称协议未公证无效,拒绝卖房。小李则认为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应有效。双方就未公证的该协议是否有效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合同成立要件看,若小朱和小李签订协议时是自愿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且对房屋价格、付款方式等主要条款达成一致,那么协议成立。 2、公证并非协议生效必经程序,此协议虽未公证,但满足法定成立和生效要件,在两人之间有法律约束力,小朱应按约定卖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