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合同没有法律效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以下几类合同通常不具备法律效力,具体情况如下: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这里主要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对很多事务缺乏认知和判断能力;还有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能因精神、智力等方面的原因无法正确理解行为的意义;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缺乏独立订立合同的能力,所以此类合同无法律效力。 二、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这类合同违反了国家特定领域的强制性规定,例如在土地管理方面,未经许可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合同;在金融监管方面,违反相关规定进行非法融资的合同等。 这些合同与国家法律的强制要求相悖,必然不被法律认可。 三、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 公序良俗体现了社会的基本道德和公共利益。 若合同以违法犯罪活动为内容,如涉及走私、贩毒等;或者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道德风尚, 四、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合同双方或多方故意勾结,目的是损害第三人利益,这种行为违背了公平和诚信原则,法律自然不会保护这样的合同。 五、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表面看似合法,实际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 在判断合同效力时,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具体分析。 案情回顾: 小朱(七岁)与小李签订购买昂贵玩具的合同,小胡和小丽签订未经许可改变土地用途合同,小静与他人签宣扬不良思想合同,还有双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以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资金转移目的的合同。争议点在于这些合同是否有效。 案情分析: 1、小朱七岁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心智不成熟,缺乏认知判断能力,其独立订立的购买玩具合同无效。 2、小胡和小丽签订的改变土地用途合同,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被法律认可,合同无效。 3、小静签订宣扬不良思想合同,违背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合同无法律效力。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违背公平诚信原则,法律不予保护,合同无效。 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资金转移目的的合同,实质为非法活动,合同无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