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离职后造谣诽谤怎么办 |
分类 | 损害赔偿-名誉毁谤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当员工离职后进行造谣诽谤这种不良行为时,公司首先要做的是积极收集相关证据。
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他们在离职前与同事或客户之间的聊天记录,详细记录了造谣诽谤的内容和时间;还有通过公司内部邮件系统发送的相关信息,这些邮件可能直接包含了诋毁公司的言论;另外,社交媒体上的截图也不能忽视,比如在某些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恶意言论截图等。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员工的这种行为明显侵犯了公司的名誉权。 公司拥有合法的权利要求该员工立即停止这种侵权行为,消除因造谣诽谤给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恢复公司的名誉。 并且,公司还有权要求员工对其给公司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以弥补公司在名誉和经济方面的损失。 3.公司可以先尝试与该离职员工进行友好协商来解决问题。 通过沟通,向员工说明其行为的严重性和对公司的影响,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停止侵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公司则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公司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员工的造谣诽谤行为确实给公司造成了实际的损害,比如公司的业务受到影响、客户流失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证明这种损害与员工的行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4.此外,公司在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不能因为处理员工的问题而自身出现过错,否则可能会导致员工产生不满情绪,进而也进行造谣诽谤等不当行为。 公司应该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依法依规处理相关事宜。 案情回顾: 小朱从公司离职后,在社交平台、公司内部邮件等发布诋毁公司言论。公司收集聊天记录、邮件、截图等证据后,与小朱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协商不成准备起诉,争议点在于能否证明损害及因果关系。 案情分析: 1、小朱离职后造谣诽谤,公司收集多方面证据是正确做法,为后续维权提供支撑。 2、小朱行为侵犯公司名誉权,公司要求其停止侵权、恢复名誉及赔偿损失符合法律规定。 3、若起诉,公司需证明实际损害及因果关系,如业务受影响、客户流失等与小朱行为相关。 4、公司处理时要合法合规,避免自身过错引发新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