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可能构成哪些刑事罪名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若网络服务提供商不能切实遵守本国法律、行政法规所确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职责,且在监管机构已经明确要求其进行整改的情况下仍然固执己见,导致用户的公民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泄露,还给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影响的,则必须以“抗拒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来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同时,网络服务提供商如果未能尽到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职责,监管部门责令其纠正错误后仍无动于衷,有以下任一种情况出现,都应判处至少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且还要依照相关处罚规定,处以罚款。 具体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境: 第一,导致大量不良信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 第二,导致大量用户的重要信息遭到非法泄露并产生严重后果; 第三,使刑事案件中的关键证据彻底丧失,情节恶劣; 第四,还有其他一些情节较为严重的行为。 对于犯罪行为涉及到的公司等单位,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对其施加相应的经济处罚,并且对于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下属员工,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法律惩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