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女方不付抚养费能成老赖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1.明确“老赖”法律定义
在法律领域,“老赖”通常被称作失信被执行人。 而对于女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在特定情形下确实有可能成为“老赖”。 这涉及到法律对相关行为的明确界定和约束。 2.法律文书确定支付义务 当男女双方围绕抚养费的支付问题,通过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等正规法律程序,形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明确规定了女方应支付抚养费的具体金额、支付方式以及支付期限等内容后,这份法律文书就具有了强制执行力。 若女方具备支付能力,却故意拒不支付抚养费,这就违反了法律规定。 此时,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权依据法律文书,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 3.拒不执行成为“老赖”及后果 若在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后,女方依旧不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例如通过隐匿财产,将自己的存款、房产等转移到他人名下,或者故意逃避执行,拒绝配合法院的工作等行为,法院会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即成为“老赖”。 一旦成为老赖,其在生活的多个方面都会受到严格限制。 比如在出行方面,可能无法乘坐高铁、飞机的一等座;在信贷方面,银行会拒绝为其提供贷款;在消费方面,不能在高档场所进行高消费等。 所以,女方必须依法履行抚养费支付义务,否则就会面临成为老赖的风险。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离婚,法院判决小李定期支付孩子抚养费。但小李有支付能力却拒不支付,小朱申请强制执行后,小李还隐匿财产、逃避执行,争议点在于小李这种行为是否会让她被认定为“老赖”。 案情分析: 1、法院判决明确了小李支付抚养费的义务,此法律文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小李具备支付能力却故意不支付,违反法律规定。 2、在强制执行程序启动后,小李隐匿财产、逃避执行,法院会依据法规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使其成为“老赖”,面临出行、信贷、消费等多方面限制。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