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判下来还可以起诉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判决已经下达后,通常是不允许再进行起诉的。
这是因为判决一旦生效,便具备了法律效力,具有权威性和确定性。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有例外的。 比如,当判决出现错误,比如对某些财产的归属判定有误,或者遗漏了部分夫妻共同财产未进行分割等情形时,当事人就可以通过申请再审的程序来寻求救济。 申请再审需要满足法定的条件,像有新发现的证据,且这个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原判决所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被伪造的等。 如果仅仅是对判决结果感到不满意,一般是不能再次起诉的。 此时,应该严格遵循司法程序的规定,通过申请再审等操作来处理。 总之,一般情况下,已经判下来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是不可以随意进行起诉的。 必须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来谨慎决定是否可以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只有在存在特殊情况且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才可以通过申请再审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离婚后,法院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出分割判决。判决下达后,小朱对结果不满意,想再次起诉,但法院未受理。之后小朱发现部分财产归属判定有误,且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便申请再审。 案情分析: 1、法院最初不受理小朱再次起诉是合理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判决生效后,不允许再起诉,判决具有权威性和确定性。 2、小朱发现判决错误且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时申请再审是符合规定的,在出现如财产归属判定有误等特殊情况且满足法定条件时,当事人可通过再审程序寻求救济。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