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的教唆侵权和帮助侵权有什么规定 |
分类 | 损害赔偿-其他侵权 |
解答 |
一、民法典的教唆侵权和帮助侵权有什么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行为这里所谓的行为是指侵犯他人权利或者合法利益的加害行为本身。 若无行为人的行为,就不会产生侵权责任。 2、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他人财产或者人身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影响,包括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又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 一般而言,作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损害事实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损害事实是侵害合法权益的结果; 损害事实具有可补救性; 损害事实具有可确定性等。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各种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包括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 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权益受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考量的问题是责任的成立。 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是指权益受侵害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涉及的是责任成立后责任形式以及大小的问题。 因果关系的意义在于对侵权责任加以限定,一方面使受害人得到救济,另一方面又不至于无限扩大责任范围,限制行为自由。 4、过错过错是指行为人应受责难的主观状态。 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状态。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但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主观状态。 我国将过失分为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 所谓重大过失,是指行为人极为疏忽大意的情况; 而一般过失则是指尚未达到重大过失的过失。 在我国民法上,一般将故意和重大过失相提并论。 法律对行为人提出了较高的注意义务,而行为人没有达到该较高的注意义务,但却达到了一般人的注意义务,此时就认为构成一般过失; 加上行为人不仅未达到较高的注意义务,同时连一般人的注意义务都没有达到,就认定成为重大过失。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 一般来说,当我们的合法权益收到侵犯的时候,就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进行权利救济。 我们可以请求对方停止侵权,恢复原状。 造成损失的,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自己的损失。 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对侵权法律救济的方式作一了解。 如果大家遇到问题,欢迎各位读者到进行咨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