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劳动者法律规定哪些情况要支付违约金?
分类 劳动纠纷-劳动关系
解答

一、劳动者法律规定哪些情况要支付违约金

劳动者须交违约金的两种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如下: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违约金的数额计算是什么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最多不得超过本人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

但是,约定的违约金数额畸高的,当事人可以要求适当减少。

双方当事人因违约金发生争议的,可以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

至于怎样的数额才不算“畸高”,究竟如何根据劳动报酬“合理确定”。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劳动合同和其他类型的合同还是存在着一些区别的,比如说其他类型的合同都是可以约定一下具体的违约的情形和违约责任的承担,但是劳动合同的话,只有在两种特殊的情况之下,才会由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其他就不存在。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2: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