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纠纷立案后怎么办征收方需要支付诉讼费用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拆迁纠纷立案后怎么办征收方需要支付诉讼费用吗? 1、拆迁纠纷立案后等待法院的审理即可 法院受理房屋拆迁纠纷后,可能会判决原告胜诉,也有可能会判决被告胜诉。需要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判。拆纠纷可以按照拆迁条例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3个月内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上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2、征收方不一定需要支付诉讼费用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 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 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二、被拆迁人可以申请行政裁决吗? 1、被拆迁人可以申请行政裁决。 被拆迁人申请行政裁决,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1)裁决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被拆迁房屋的权属证明; (4)申请裁决的理由及相关证明材料; (5)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认为应当提供的与行政裁决有关的其他材料。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不予受理行政裁决申请: (1)对拆迁许可证合法性提出行政裁决的; (2)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不是拆迁当事人的; (3)拆迁当事人达成补偿安置协议后发生合同纠纷,或者行政裁决做出后,当事人就同一事由再次申请裁决的; (4)房屋已经灭失的; (5)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认为依法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对裁决申请不予受理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发生拆迁纠纷时候,可以协商处理,也可以申请行政裁决,或者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处理拆迁纠纷的方法是比较多的,在纠纷发生之后,拆迁方、被拆迁方,可以结合实际情形,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纠纷。需要注意的是,若是采取协商的方式处理纠纷,最好是在和解达成一致之后,签署和解协议。 三、签署房屋拆迁协议后的被告是谁? 1、签署房屋拆迁协议后的被告可能是拆迁方、也有可能是被拆迁方。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2、发生拆迁纠纷后,房屋可能会被强制拆迁。 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实施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之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法院如果已经决定立案处理拆迁纠纷,那么纠纷当事人等待法院的审理结果即可。在审理期限一般需要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对拆迁纠纷立案后怎么办征收方需要支付诉讼费用吗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