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个人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 对于合同诈骗罪这一犯罪类型而言,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首先,从刑法学上来看,其所侵害的客体应当是他人合法拥有的财产所有权。 其次,在客观层面上,该罪行的实施往往是通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之中,采用欺骗手段使得对方当事人遭受金钱或其他财物损失的行为。 第三,从犯罪主体的角度出发,合同诈骗罪的涉案人员通常为一般的自然人或者法人组织。 最后,从主观心理状态的角度来看,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目的,即故意实施了上述违法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个人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在个人合同诈骗案件的判定过程中,其案件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有明确的意图,即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产权益的不正当目的,这种诈骗手段通常发生在签订、执行合同环节之中; 此外,诈骗金额需达到对应标准方可构成犯罪。具体而言,行为人欺诈所得金额必须介于人民币五千元至两万元之间,或者行为人为个人身份进行诈骗行为,但其诈骗所得却由所属机构法定代表人或直接管理人员实际持有,且诈骗金额须介于人民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若诈骗金额超过人民币二万元,则可依法对该案进行立案侦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 [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侵害他人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第二,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必须采取欺诈手段,致使对方遭受损失;第三,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是法人组织;最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并且故意实施违法行为。这诸多要素共同形成了法定衡量与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标准体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