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帮信罪是否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解答 |
一、帮信罪是否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您若满足以下条件,便可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1.合法的起诉身份; 2.确认的被告对象; 3.明确的赔偿要求及解释; 4.法院有权审理此案的范围。 通常而言,如果刑事诉讼时未提请附带民事诉讼,待刑事裁判文书生效后还能提起民事诉讼。 请注意,以下为帮信罪的基本构成要素: 1.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年龄段的成年或未成年,只要达到义务教育要求即可; 2.主观上必须明确知道你正在协助他人进行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3.破坏国家对信息网络环境的有序管理; 4.实际行动层面,就是向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服务,情节严重者追究责任。 依据相关法律,帮信罪的客观行径具体表现在明确知情对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并为他们提供如前述的技术支持或其他协助。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帮信罪是否属于共犯行为 在犯罪领域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种名为“共同犯罪”的模式。这是一种由两名或多名当事人共同策划和执行的犯罪行为。他们的意图往往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者谋求某种更大的利益。共同犯罪是一种需要特殊关注的犯罪形式,因为它不仅挑战了刑法理论中的传统观念,同时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帮信罪”就是一种典型的共同犯罪类型。这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一般的自然人或者法人组织。 其次,犯罪者必须具有明确的犯罪意图,也就是说他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 再次,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必须是国家对于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有效管理秩序。 最后,犯罪者必须实施了具体的犯罪行为,例如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服务器托管服务等等。 在判断是否构成帮信罪时,我们还需要考虑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犯罪者的行为符合以下任意一项条件,就可以被视为情节严重: 第一,犯罪者为三个以上的对象提供了帮助; 第二,犯罪者通过支付结算的方式获取的金额达到了二十万元以上; 第三,犯罪者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获得的资金超过了五万元; 第四,犯罪者通过违法手段获取的收益超过了一万元; 第五,犯罪者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受到过行政处罚,并且在此之后仍然继续从事此类犯罪活动; 第六,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第七,犯罪者的行为还存在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具备享有合法诉讼资格以及明确被告和索赔要求的受害者,在涉及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中可以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即便在初始阶段并没有正式提出相关诉求,但是在刑事审判结果公布且生效之后,仍然保留了权利追究民事赔偿责任。对于“帮信罪”的成立条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任何年满法定接受义务教育年龄的个体(包括成年人与未成年人)都可能成为该罪名的主体;其次,他们必须是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协助网络犯罪、干扰网络环境秩序以及为他人提供互联网服务等实质性援助的情况下实施的;最后,无论其是否清楚地了解到对方所从事的具体犯罪活动。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