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劫罪多少年警察还查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抢劫罪多少年警察还查 关于抢劫罪的调查时长问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抢劫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因此,抢劫罪的追诉时效被设定为二十年。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如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经立案进行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相关案件之后,犯罪嫌疑人试图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行为,将不会受到追诉时效的限制。此外,犯罪行为经过以下期限后,将不再被追究刑事责任: 首先,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时效为五年; 其次,对于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时效为十年; 再次,对于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最后,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时效为二十年。若在二十年后仍认为有必要对该犯罪行为进行追诉的,则需上报至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核准。《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抢劫罪多少元判刑 抢劫罪是一项法律规定,并不以犯罪分子成功掠取的金钱数量作为立案的唯一依据。 只要犯罪分子实施了以武力、威胁或其他手段非法剥夺他人财物的行为,不论其具体获得的金额大小,公安机关都有权依法对案件立案展开调查。 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无论取得多少财物,都不能成为免于被指控为抢劫罪的借口。 犯罪分子实施了抢劫行为之后,是否会被法院认定为抢劫罪,取决于他们使用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是否符合法律定义的“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这一关键要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对于抢劫罪的判定并非仅仅依靠所得财物的多寡来衡量,还需考量犯罪分子的主观意图,即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被认定为犯了抢劫罪,将面临三至十年的刑事判罚,同时还要缴纳罚金。 抢劫罪在侵犯财产罪的所有类型中,其危害性最大且性质最为恶劣。 在大多数情况下,任何采取以非法占有为动机的,通过暴力、恐吓或其他手段,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动,都已经构成了抢劫罪的全部要件,因此可以认定其实施了抢劫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现行刑律中并未对抢劫的数量和情节做出明确的定量规定,但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如果违法行为的情节显著轻微,影响极小,也不会被视为构成抢劫罪的条件。 例如,事件中的青少年偶尔进行捉弄般的抢劫行为,勒索的财物数量非常有限,犹如强求少许财物,或者仅仅抢食少量食物等行为,由于情节非常轻微且危害程度较低,因此仅属于普通的违法行为,而非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三、抢劫罪多少年能消除档案 抢劫罪属于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犯罪活动之一,因此其相关的案底记录将不会被轻易抹去或清除。这是基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所做的明确规定,即所有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资料都必须被永久保存下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的公共安全与法律秩序,同时也让广大民众能够充分了解到罪犯的过往经历。即便罪犯在服完刑期之后,他们也无法通过任何途径来请求删除这些犯罪记录。这主要是由于抢劫罪所带来的危害性极大,已经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犯罪记录有可能会被暂时封存起来,但这并不等同于彻底消除。被封存的记录依然存在,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的前提下才能被依法查询。综合来说,抢劫罪的档案是绝对不可能被消除的。 抢劫罪最高法定刑为死刑,追诉时效二十年。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者不受时效限制。不同法定最高刑对应不同追诉时效:不满五年有期徒刑为五年,五年以上不满十年为十年,十年以上为十五年,无期徒刑、死刑为二十年。二十年后仍需追诉需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