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没签劳动合同的人受伤怎么办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纠纷 |
解答 |
一、没签劳动合同的人受伤怎么办 涉及未签署劳动合同之劳动者的伤害事件发生之后,首要任务即在于对其实施伤害行为的性质给予全面而准确的判定——此乃判断所涉伤害能否被认定为“工伤”的关键步骤。 如若该伤害满足了“工伤”的各项明确规定与要求,例如在正常的工作期间、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并在相应的工作作业环境中遭受伤害,那么当事人应当尽快启动工伤认定程序,向用人单位所在的地方政府设立的社会保险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 在整个工伤认定过程中,申请人需竭尽全力搜集各类有助于证明自身劳动关系的凭证,诸如发放工资的银行流水单据、工牌、考勤记录等众多证据。 然而,有时雇主会刻意推翻申请人与公司之间存在的任何劳动关系,此时,申请人可能需要借助劳动仲裁等各式各样的司法解决渠道予以确认。 工伤认定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便是进行劳动能力评定,最终确定所受伤害的等级,此举将为确定应得的工伤赔偿金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如发现用人单位未能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那么所有的工伤赔偿责任均应由用人单位独自承担。 若用人单位拒绝履行赔偿义务,申请人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等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没签劳动合同已经离职了可以要求赔偿吗 尚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已离职的情况下,可否申请赔偿? 关于劳动者在入职后未能及时签定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辞职之后是否有权申请赔偿问题。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企业应在员工正式上岗后的一个月之内,与其签署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 如若不然,则从当月开始需要向该员工支付双倍工资。 鉴于企业此前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条款,在此前提下,员工可通过书面通知的方式告知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提交辞职申请的日期是何时,企业都必须无条件地为其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还需另外支付双倍工资以及加班费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没签劳动合同受伤了怎么赔偿 未签署劳动合同期间发生的伤害如何进行赔偿 尽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并未签署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但是,只要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实双方确实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合作关系,仍然有资格寻求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进而享有依法享受的工伤保险福利待遇。 在这种情况下,因工伤所引发的以下各类费用,都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的明确要求,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其中的各项支出: 首先是购买、配置及修理伤残辅助器具方面所需的费用; 其次,一次性的伤残补贴以及一至四级伤残员工每月所享有的伤残津贴等; 最后,还有部分其他相关支出也将由社保基金承担。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在探讨没签劳动合同的人受伤怎么办时,我们要清楚这背后还涉及到一些相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受伤者需要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这就需要搜集诸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相关证据。另一方面,在确定劳动关系后,还需要明确工伤认定的流程与标准,因为这关系到受伤者能否得到相应的工伤赔偿。这些问题往往错综复杂,处理起来并不轻松。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正面临没签劳动合同却受伤的情况,对劳动关系证明、工伤认定或者后续赔偿等事宜还存在疑问,欢迎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