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复婚后财产如何分割?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一、夫妻复婚后财产如何分割? 夫妻复婚后的财产分割情况应当恢复到夫妻第一次结婚后的状态,属于个人财产的仍然个人所有。《婚姻法》第31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第32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第35条规定:“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可见,不管是协商离婚还是诉讼离婚,一旦离婚后原婚姻关系即告终止。复婚为一新的婚姻关系。 二、房产归属 《婚姻法》第1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可见,一方的婚前财产包括复婚前的财产,婚后未作特别约定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离婚后仍归一方所有。复婚后再离婚,另一方一般也无权要求分割。本案张某与黄某离婚时把自己本应分得的一半房产让给了黄某,并过户至黄某名下。后来,两人虽然又复婚,但从法律上看,该房产的所有权已发生变化,成为黄某的婚前个人财产了。 夫妻离婚时显然应当对财产情况进行明确分隔,在分隔以后就不存在夫妻共同财产了,双方所拥有的应当是一方所有的财产。那么如果又进行了复婚,根据法律规定,那么离婚时所做的财产分割则没有任何意义,相当于恢复于第一次结婚时的财产属性。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认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