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认定合同是否已经成立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若双方当事人选择通过订立书面合同的方式来建立起合同约束,那么自所有签署人逐一签下姓名、加盖公章抑或是留下指纹印记的那一刻起,这份合同便正式生效。
然而在此之前,当其中一方已先行履行了主旨性的义务并且得到另一方对等的回应之时,这份合约亦同样构成法律效力。 关于合同成立所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首先,参与订约的各方当事人必须存在且相互平等; 其次,他们需就合同的关键部分达成共识,这意味着合同必须是经由双方共同商议、讨价还价、最终达成的无异议的协议; 其三,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包含要约及回应两款重要步骤,要约承诺乃是合同确立的基本原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两个阶段。 若此份合同尚未经历回应阶段,仅停留在要约的阶段,那它便未被批准成立。 合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由一方发出要约,另一方对此作出回应并达成协议,进而使合同得以顺利订立。 再者,双方签订的合同必须是基于法律规制的范围之内进行; 换句话说,"依法"签订合同意味着合同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 因为合同绑定的是当事人彼此间的权益与责任关系,这些权益与责任皆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加以享有和负担,因此,订立合同时必须严格遵循这些法律、法规规范。 倘若当事人所拟定的合同内容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那么法律将不会对其予以承认和保障,如此一来,订立合同的初衷便无法实现,同时也就丧失了合同原本应有的意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