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办理离婚后怎么分割财产和财产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离婚后财产分割涉及多方面原则和方式,具体如下:
一、协议分割 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可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对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书面协议。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充分沟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财产的来源、数量、双方的经济状况等。 只要这份协议的内容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没有损害到国家、集体或者其他第三人的利益,那么在法律层面上,法院通常是会予以认可的。 二、法定分割 若夫妻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那么就需要由法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财产分割。 法院会遵循均等分割的原则。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充分考虑一些特殊因素,比如要照顾到子女的生活和成长需求,保障女方的合法权益,以及对无过错方的权益进行倾斜保护等。 三、财产范围界定 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至关重要。 通常来说,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所得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收益、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收益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而婚前财产,一般是归各自所有,其具有独立性,不参与离婚后的财产分割。 四、特殊情况处理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财产分割会有所不同。 例如,若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不当行为,那么在进行财产分割时,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实施此类行为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财产,以维护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离婚时,就财产分割产生争议。小朱主张按婚前财产各自所有、婚后财产协议分割,提出分割方案但小李不认可,且小李疑似有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行为,双方无法协商一致,遂诉至法院。 案情分析: 1、对于协议分割,双方未达成一致书面协议,故无法按此方式分割财产。 2、法院需进行法定分割,遵循均等分割原则,同时考虑照顾子女生活成长需求、保障女方合法权益及对无过错方权益倾斜保护等因素。 3、要明确财产范围,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婚姻存续期间所得工资等为共同财产。 4、若小李确有转移共同财产行为,法院可对其少分或不分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