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拘役五个月缓刑多久合法?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判拘役五个月缓刑多久合法 1、判拘役五个月缓刑的期限为二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二、判处缓刑的条件都有哪些 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缓刑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核定。 适用缓刑的条件有: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的 (1)犯罪性质。 由于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因此,对于性质严重的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如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强奸、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 (2)犯罪主观方面。 对于犯罪的目的、动机恶劣,犯罪主观恶性大的罪犯,一般不适用缓刑,如惯犯、累犯或者历史上有犯罪前科的。 (3)犯罪手段和危害后果。 对于犯罪手段残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十分严重的罪犯,不宜适用缓刑。 2、有悔罪表现的 (1)认罪态度。 认罪态度主要是犯罪分子犯罪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是否从内心感到悔悟,并且通过积极坦白与交代而表现出来。 (2)是否有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 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反映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所减弱,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成为用缓刑的参考因素。 (3)有无犯罪中止或者犯罪后积极退赃等情节。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主要看犯罪分子的有无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错误性并承诺不会再犯罪。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主要看犯罪分子有无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及其所在的当地政府、居民委员会以及部分市民的建议等。 可以被宣判执行缓刑的情形是法定的,根据规定,只有是可能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在满足其他的条件之后,才有可能会被法院宣判执行缓刑。 对于法院宣判缓刑的情形,一般还会同时宣判拘役、或者是有期徒刑的主刑处罚。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此外,我们还整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