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确定劳动裁决是否生效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争议 |
解答 |
一、如何确定劳动裁决是否生效 若在此种情况下,当事人未能于自收到仲裁裁决通知书的翌日起算的整整十五日之内诉诸人民法院,那么我们便可明确该劳动仲裁裁决已正式生效。 然而,如果当事人选择及时地启动诉讼程序,那么这将导致仲裁裁决尚未生效,必须依赖法院的最终判决或裁定以确认其效力。需要指出的是,申请劳动仲裁执行的法定时效性的期限为两年。对于性质特别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如其所设定的履行期间非常具体明确,则应由该履行期间的最终一天起开始进行计算。 此外,如果并未规定特定的履行期间,那么应当从法律文件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执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二条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在判断劳动关系时,我们可依据相应的劳动合同进行确认。 然而,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然而存在以下多重条件之际,我们仍可被确认为存在劳动关系:其一,用人单位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具有约束力,劳动者需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并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完成有偿劳动任务;其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应满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主体资格要求;其三,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属于用人单位业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如果当事人未能在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个自然日内提出相应的司法申诉,那么这一劳动仲裁裁决就将被视为已生效。然而,如果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地发起司法申诉,那么该仲裁裁决将不会立即生效,而是需要等待法院作出最终的判决。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仲裁的执行时效为两年,对于那些有明确履行期间的案件,其执行时效应从期间届满之日开始计算;而对于没有规定履行期间的案件,其执行时效则应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开始计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