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罪追诉时间多久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交通肇事罪追诉时间多久 在判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追诉期限时,必须依据法定最高刑来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对于触犯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 若法定最高刑未达到五年有期徒刑,那么其法律追诉期限则为五年; 然而,若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选择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那么其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此种情形下,法律追诉期限将延长至十年。 而对于因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案件,行为人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此时法律追诉期限也相应地延长至十五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交通肇事罪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在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单位的主管领导、机动车辆的所有人、承包商或乘客曾指令肇事者畏罪潜逃并导致受害者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而最终走向生命终点的话,那么我们便可以坚定地认为这些涉案人员确实触犯了交通肇事罪,并构成了这起恶性事故的共同犯罪。 反之,若这些相关人员未能向肇事者提供出逃的指示和支持,那么依照法律规定,他们将不被视为本案中的共同犯罪分子。《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三、交通肇事罪主次责怎么判 在交通肇事罪这一特殊领域中,对于犯罪行为中的主次责任判定,显而易见地需要密切关注并综合分析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通常而言,主责方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刑事责任追究。当肇事导致一人土去或三人及以上的重伤状况发生时,即使仅仅是作为事故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也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处罚。然而,若在事故发生后存在逃逸等恶劣情节,那么其所应承受的刑罚则将升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那么肇事者将面临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惩罚。在实际量刑过程中,法院将会对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积极赔偿以获得受害人家属的谅解、以及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进行全面评估和考虑。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次要责任方的责任相对于主责方较为轻微,但他们仍然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总的来说,最终的判决结果必须由法院依据事例的具体情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决。 判定交通肇事罪追诉期限依法定最高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追诉期五年。肇事后逃逸等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追诉期十年。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追诉期十五年。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