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有效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合同签订之后没有得到实际执行,该合同仍然被视为有效的法律文件。
尽管如此,一份合同的有效性并非仅由其是否被实际执行所决定。 为了使一份合同产生法律效力,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一系列先决条件,比如,合同的签约方当事人应当具有完整的民事行为能力; 他们的意思表示须真实可信; 并且合同条款不得与现行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相违背等等。 只要上述这些必不可少的条件得到了满足,那么该合同就在此时此刻正式成立并且取得了法律效力。 但是,如果合同中明确注明必须在实际履行的基础上才能生效,或者根据相关的法律或行政法规,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登记等手续后方能生效的话,那么在这些特殊的先决条件尚未来得及得到满足之前,这份合同实际上可能尚未生效。 对于那些尚未得到实际执行的合同,合同的签约双方都有可能面临着承担违约责任的风险。 然而,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和范围,则需要根据合同中的具体约定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判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