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发生后该如何处理 |
分类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发生医疗事故时,其通常的处理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负责管控和监测医疗服务质量的相关部门应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事故的实际情况汇报给医疗机构中的最高领导层,同时也需及时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解释。
其次,作为医疗从业者,医疗机构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情况。 最后,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他们还可以共同委托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对事故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估。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 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四条 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者判决书。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