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可以免除赔偿吗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免除赔偿责任,需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一、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对他人造成损害,监护人需承担侵权责任。 这是因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认知和行为控制上存在一定局限,监护人有责任对其进行监督和保护。 当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职责, 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本身有财产,在造成他人损害时,应先从其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 若其财产不足以支付全部赔偿费用,剩余部分则由监护人负责赔偿。 二、自身遭受损害的情况 在合同等民事法律行为中,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该行为效力待定。 但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像接受赠与等,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购买学习用品等,是有效的,不存在免除赔偿一说。 综上所述,限制行为能力人通常不能完全免除赔偿责任。 案情回顾: 小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玩耍时将小李打伤,小朱有一定财产,其监护人平时对小朱有监督引导。后小李要求赔偿,小朱监护人认为自己尽到监护职责应免责,且不想用小朱财产赔偿,双方产生争议。另外,小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商业合同,其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 案情分析: 1、对于小朱打伤小李一事,监护人虽尽到监护职责可适当减轻侵权责任,但不能完全免责。小朱有财产应先从其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2、小胡签订的商业合同与其年龄、智力等不相适应,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一般无效。而纯获利益或与其状况相适应的行为才有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