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伤残赔偿金如何计算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残疾赔偿金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首先,应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进行确定,并且计算时间从定残日开始,为期长达二十年之久。 其次,如果患者超过了六十周岁,则其年龄每增长一岁,残疾赔偿金就会相应地减少一年,反之亦然。 最后,倘若患者已经超过了七十五周岁,那么残疾赔偿金仅需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乘以五年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即可得出最终结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套详细的计算公式来准确地得出每一种情况下的残疾赔偿金额。首先,对于那些六十周岁以内的受害者来说,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述如下: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伤残赔偿指数。 然后,对于处于六十至七十四周岁这一阶段的受害者而言,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存在一些细微变化,具体表示为: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受害人实际年龄]-60×伤残赔偿指数。最后,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受害者,残疾赔偿金则可以简化为: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伤残赔偿指数。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七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