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洗钱罪的主观故意怎么认定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洗钱罪的主观故意认定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清楚知晓自身行为是在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与性质进行掩饰、隐瞒。
通常情况下,具备以下情形之一时,便能认定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
其一,提供资金账户的行为,这意味着行为人主动为相关犯罪活动提供了用于资金流转的场所,其对资金的非法来源及去向是有认知的。
其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等形式,这种行为体现了行为人有意帮助犯罪所得改变存在形式,以达到掩饰其真实来源和性质的目的。
其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此行为使得犯罪所得得以在不同账户或场所之间流动,行为人必然知晓资金的非法属性。
其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将资金转移至境外这一行为本身就带有明显的违法性,行为人参与其中则可认定其主观故意。
其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这是一个兜底条款,涵盖了除上述明确列举情形之外的其他类似行为,只要能证明行为人是在有意掩盖犯罪所得的相关情况,即可认定其主观故意。
若行为人无法证明自己对行为的违法性并不知晓,那么就可以推定其具有主观故意。
总之,认定洗钱罪的主观故意需要全面考量行为人的行为表现以及其自身的认知能力等因素,从而精准地判断其是否具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主观故意。

案情回顾:

小朱被指控洗钱罪。小朱曾为小李提供资金账户,小李涉及多起诈骗犯罪,诈骗所得资金流入小朱提供的账户。小朱称不知小李资金为犯罪所得。但按照法律,提供资金账户这种行为,往往表明对资金来源与性质应有认知,这成了争议焦点。

案情分析:

1、小朱提供资金账户给小李,此行为符合洗钱罪中认定主观故意的情形之一,即提供资金账户。
2、小朱称不知资金为犯罪所得,但无法证明自己对行为的违法性并不知晓,按照法律规定可推定其具有主观故意。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9: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