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商品以次充好怎么界定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以次充好",乃为将次等或低品质的产品冒充为高质量的正品或优级产品之行为,这通常被视为一种严重的商业诈骗行径。若在商品中掺入其他材料,以假乱真,或是以非合格商品来冒充合格商品,则将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施以严厉惩戒,包括但不限于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勒令停业整顿乃至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如果情节恶劣的话,还可能遭遇法律诉讼,涉及到生产与销售伪劣产品罪。虽然"以次充好"同样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欺骗性,但从法律角度来说,其本质并未达到诈骗罪所需要的基本要件,即虚构事实、隐匿真相,使受害者产生错误印象,深信不疑进而"自愿交付财产"。
然而,生产与销售伪劣产品罪却是在经济活动领域内,违反了工商管理和市场监管法规,采取了诸如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方式,甚至用非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带有明显欺诈性的手段展开非法的经营活动。尽管这两种犯罪都包含着一定的欺骗性,但一般情况下"以次充好"并不足以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5: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