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分类
解答

一、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功能


  • 企业可以通过检索了解现有技术状况和发展动态,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

  • 企业可以根据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战略,制定企业自主专利权的产生、专利技术的利用和保护的措施。特别是对自主专利权受到侵害时的反应,比如制定技术研发策略,决定专利申请时间、公开的内容、保护范围和地域,重视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和保护范围的调整等。

  • 企业可以对专利权和技术秘密进行管理,包括专利技术的实施许可、专利申请权与专利权的转让等。

  • 企业可以在专利侵权诉讼发生时,制定专利侵权技术判定报告,必要时提出规避侵权的技术方案。


二、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机构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企业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行业的利益,更涉及国家的利益等。因此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构建需要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乃至政府全面而积极的参与。

  1.政府

  政府作为经济的调节者,作为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设的主要协调主体,其所属各产业部(委、局)、海关、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国家预警战略制定,各类人员培训,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送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等。

  2.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各级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应尽快在国家层面上构建竞争信息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预警机制。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针对知识产权保护预警所涉及的问题,在充分利用国内信息力量的基础上,完善竞争信息研究机制,提高竞争信息的获取能力,重点搜集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有关专利发展战略及知识产权保护预警机制等方面的信息,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系统化,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并进行比较研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预警机制,建立有关知识产权保护预警的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为国家重点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国际贸易提供服务,为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

  3.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在企业专利预警机制建设中起着协调和督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专家系统的组建,行业重点企业与产品监测网络的建设,预先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发布,人员的培训,国际间的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对话以及企业申诉和应诉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等。

  4.企业

  企业是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直接受益者,并且也是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积极的参与主体。企业作为企业专利预警机制的核心主体,其作用主要表现为负责专利预警机制的组织网络、信息网络、内部支撑网络、外部支撑网络等建设,企业在整个企业专利预警机制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三、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立的步骤和内容

  (一)专利预警机制

  专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收集与分析本行业技术领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和国内外市场信息,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把可能发生专利纠纷的前兆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建议采取的对策措施及时告知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业内企业;同时发布专利权被侵害的信息,建议行业组织和业内企业采取应对措施的机制。

  (二)专利预警机制的内容

  1.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

  第一,从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竞争对手专利技术发展信息,包括专利申请、撤回、专利授权、终止和无效情况;有的国外企业往往用许多名称来充当本企业拥有的专利的授权人,我们的企业要善于发现这些“地雷”,了解真正的实力,防止被其误伤。

  第二,从非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竞争对手技术研发信息,包括企业出版物、会议资料、项目发布、招投标、融资、广告、合作、访问等。

  2.对自主专利权的产生、专利技术的利用和保护的措施,特别是对自主专利权受到侵害时的反应,制定技术研发的策略,决定专利申请的时间、公开的内容、保护范围和地域。

  第一,重视专利审查意见的答复和保护范围的调整。

  第二,确定专利申请授权后的实施、许可和转让方案。

  第三,完善专利权的保护。

  3.专利权和技术秘密的管理

  第一,对专利技术的实施许可与生产许可的规定。

  第二,对专利申请、专利权的转让规定。

  第三,对企业职工发明创造的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的规定,以及对发明人奖励的规定,以防止技术的转移。

  第四,制定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的规章制度。

  4.被诉侵犯专利权时的应对措施

  第一,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员制作是否侵权的技术判定报告。

  第二,合理利用司法或者行政规则。

  第三,利用无效请求进行反诉。

  第四,利用交叉许可与原告商谈合作意向。

  第五,启动快速反应程序,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5.警示发布

  第一,近期警告提示。

  第二,提前发布警告。

  第三,作为被告对策方案的制订。

  第四,作为原告对策方案的制订,包括警告的时间、选择行政还是司法途径、请求处理或起诉的时间、诉前证据保全、边境措施等。

  (三)专利预警机制建立的步骤

  1.建立专利信息库

  通过组织建设和各种情报收集渠道,针对企业技术开发规划,收集相关专利信息,在了解现在专利技术及其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决定自主开发抑或引进消化,以避免重复研发而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专利侵权。

  2.设计专利预警指标

  企业专利预警机制的核心是建立有效、可比、实用、严谨的指标体系,它应该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并有主次和轻重缓急的区别,专利预警指标应该涉及与本企业产品或技术有关的专利主体、专利水平、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企业项目发展时间顺序等内容。指标体系还可以分为技术项目开发前、开发过程中和完成后的专利预警指标。

  3.建立专利预警模型

  企业专利预警机制应该包括一系列概念模型、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等预警模型,这些模型可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定量分析方式揭示出数据、要素,以及各类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发出预警信号并给出相应的预警方案,同时,需建立评价模型对上述预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4.制订专利预警方案

  方案的制订是在对专利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关联主体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为此,企业应建立专家系统,由熟知业务的专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制定各种应对方案。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相关词条

  •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据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MarkLemley教授,广泛使用该术语“知识产权”是一个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最近几年才变得常见。

  •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是指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由知识产权政府管理部门、社会第三部门、市场等多元主体提供的,利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为满足人们生活与发展的直接需求,围绕知识产权在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及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所提供的服务。

  • 旅游知识产权

    旅游知识产权是指人们依靠在开发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的过程中做出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

  • 知识产权类公证

    知识产权类公证是指将知识产权权属内容及相关证据本身的真实性、合法性通过公证行为加以固定,并以《公证书》的载体形式客观全面的表现出来,而表述公证词的过程就是在事实和法律之间穿梭往复的论证过程。

  • 知识产权质押

    知识产权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知识产权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知识产权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知识产权的价款优先受偿。

  • 知识产权许可

    知识产权许可是指知识产权许可方与知识产权被许可方,依法签定书面许可合同,由许可方授予被许可方按照约定使用知识产权许可证的法律行为。

  • 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是指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合理确定人们对于知识及其他信息的权利,调整人们在创造、运用知识和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关系,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知识产权预警

    知识产权预警是指政府部门引导企业对国际知识产权政策、制度或战略变化的调整进行及时跟踪,并向企业和相关单位提供有关动态信息服务,以利于剖析竞争对手的状况,既依法自我维权,又依法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更好地把握企业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方向

  • 知识产权代理

    知识产权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委托,以其名义,在代理权限内办理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权利的咨询、申请、诉讼、转让等知识产权事务的民事法律行为。

  • 知识产权请求权

    知识产权请求权是指知识产权的圆满状态已经并正在受到侵害或者有受到侵害之虞时,知识产权人为恢复其知识产权的圆满状态,可以请求侵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