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数额不够怎么办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合同诈骗罪数额不够怎么办 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尚未满足法律要求应如何处理 若合同诈骗犯罪行为所涉及的金额尚未达到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则该案不能被认定为刑事案件,公安部门将依据相关法规对其进行治安管理方面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诈骗行为的涉事人员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 然而,倘若诈骗行为已符合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公安部门将会依法启动刑事侦查程序,对合同诈骗案件展开深入调查和审理工作。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具体是怎样的 本罪在客观方面所展现出的具体形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即利用伪造、变造或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手段; 在自身无任何实际履行能力的情况下,通过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仅履行合同的部分内容,引诱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并履行合同;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进行合同签署; 在收取了对方当事人给予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之后,选择逃避藏匿。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三、合同诈骗罪公安怎么立案 在中国,对于合同诈骗犯罪事例的正式立案程序,通常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根据公安机关的工作流程,他们将会对以下几个重要因素进行详细的审查:首先,必须存在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的主观动机;其次,在签订以及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实施了具有欺骗性质的行为,例如虚构事实或者故意隐瞒真相等等;最后,诈骗金额必须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具体而言,如果个人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在五千元到两万元之间,或者单位的直接负责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并且所得的收益全部归属于该单位,那么诈骗金额在五万元到二十万元之间的情况,一般都会被视为具备立案的条件。在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时候,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合同文本、付款凭证、双方的沟通记录等等,以便于公安机关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达到了立案的标准。如果证据充足且符合立案的要求,公安机关将会依法展开立案调查。 合同诈骗犯罪金额未达法律立案标准,不构成刑事案件,公安部门将按治安管理处理,涉事人员或受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若金额符合立案标准,则启动刑事侦查程序,深入调查审理合同诈骗案件。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