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效是几年内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相关要点如下:
一、一般诉讼时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明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设定为三年。 在遗产继承纠纷的情境中,一般情形下其诉讼时效同样是三年。 这意味着,当继承人察觉到自身在遗产继承方面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二、起算时间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开始计算的。 具体到遗产继承纠纷里,通常是当继承人明确知晓或者按照常理应当知道自己的继承权遭到侵害之时,诉讼时效便开始起算。 例如,当其他继承人擅自分割遗产,且明确排除了某一继承人的份额,而该继承人得知这一情况时,诉讼时效就启动了。 三、最长保护期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若超过了二十年,人民法院通常将不予保护。 不过,若是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因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导致权利人无法及时行使权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经过审慎考量后决定是否延长诉讼时效。 此外,需特别留意的是,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倘若出现法定的中止、中断事由,比如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无法行使权利,或者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等,诉讼时效可能会依据具体情况相应地发生变化。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一笔遗产,其他继承人小李、小胡在未通知小朱的情况下擅自分割了遗产,明确排除了小朱的份额。小朱一年后得知此事,但三年多后才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遗产,小李、小胡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根据相关法律,遗产继承纠纷一般诉讼时效是三年。小朱在知道自己继承权被侵害三年多后起诉,从一般诉讼时效看,小李、小胡的抗辩有一定依据。 2、诉讼时效起算从小朱知道权利受侵害时开始,其一年后得知情况,时效启动。且不存在特殊情况使时效延长,超过三年起诉,若无中止、中断事由,法院可能难以支持小朱诉求。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